• <nav id="m4aa4"></nav>
    <nav id="m4aa4"><strong id="m4aa4"></strong></nav>
  • <dd id="m4aa4"></dd>

    新聞資訊   News Infomation
      <<返回上級菜單

    2019數博會高端論壇:智能制造如何助力大國重器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編輯:admin  2019-05-28 10:11:34

          人民網貴陽5月28日電,當世界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技術創新、智能制造,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現在和未來發展的關鍵詞,大數據作為新興的信息技術,為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在5月28日舉行的2019數博會“大國重器,智變未來”智能制造論壇上,來自航天、航空、船舶、軌道交通、汽車、機械等行業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圍繞“大國重器的智能化之路”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如何用智能制造助力“大國重器”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助推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制造”崛起 “服務化”漸成趨勢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是強國之脊,是提升中國國力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40年,中國制造業一路披荊斬棘,成為“全球工廠”,并逐步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行列。

         “面對產業變革的新態勢,必須認識到挑戰與機遇并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李勇表示,智能制造的發展和應用是一個不斷演進技術和工程創新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傳統業的界限將被打破,跨界創新展現出巨大生機,制造業服務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發展,通過不斷探索,我國在服裝、家居等領域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航空、汽車等領域的網絡化協同設計模式,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的遠程運維模式等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極大地推動了企業生產方式的和服務化轉型。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何剛表示,作為我國首個大數據綜合建設試驗區,貴州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為解決制造業供給端出現的系列矛盾,貴州自2016年啟動了“千企改造”工程,通過政策引導,讓工業企業更加關注大數據、“互聯網 ”、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不斷培育新的業態和提升傳統業態。

          在“千企改造”工程的帶動下,貴州工業整體呈現出穩中有進、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2018年底,貴州出臺了《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提出將基礎能源、清潔高效電力等十大產業打造成引領發展、拉動增長、融合創新的支撐性、示范性、帶動性核心產業,以此帶動全省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左右,到2022年達到2萬億元,基本形成具有貴州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

          論壇現場,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研究員臧冀原圍繞“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態勢”,對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本內涵和技術路線進行了詳細闡述。臧冀原表示,智能制造作為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業,必須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企致意地展開推進,特別是我國的中小企業,更要在扎扎實實打好數字化的基礎上進行智改升級,以制造業的繁榮支撐國家的繁榮和強大,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聚焦場景應用 構建數據共享平臺

          以“智能 ”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的價值,中國制造業正在不斷努力。論壇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霖以《智能制造中的建模仿真技術》為題進行現場分享。張霖表示,“大國重器”基本都是復雜產品,用傳統的理論方法和實驗方法很難解決建模問題,仿真技術建模就成了見效*快、*具價值的手段。

          隨著時代的發展,建模仿真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直接影響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建模仿真也從過去的單元仿真、集成仿真轉向智能仿真。這是一個高度靈活、云邊融合、個性化、智能化的工業互聯網系統。為此,中國工程院把模型工程列為重要的研究方向,構建了基于云和服務的仿真技術模型,為中國智能制造系統建模仿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富士康科技集團戰略及智能制造高級顧問吳琪,講述了富士康從工業2.0到4.0的智能制造轉型實踐和思考。2013年,富士康提出要達到工業4.0并為此進行積極的努力。此后,富士康對企業的生產線、生產車間、人員管理、運營技術等多方面進行智能化改造,這讓富士康的生產效率實現了極大的提高。因為親身參與到這場智能制造的改革中,為此吳琪深有感受。在吳琪看來,要讓中國工業產業的競爭力得以提高,必須要有更多的自動化創新產品,設備商需要在生產工藝、流程、整體技術上進行改造,以此讓制造業的附加值得以提高。

          美的集團美云智數副總經理陳昕樂則分享了美的在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中的體會。作為營業額位居全球前列的家電企業,美的從2012年開始探索機械和自動化領域。在美的的數字化轉型中,公司主要將思路集中在用戶端和客戶端上,通過了解用戶需求,對零散的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已經構建了1000多個應用場景,整理了100多個指標和2000多個預警規則,實現了從依靠人工管理、經驗管理、流程驅動到數據驅動的轉變。

         “智能制造由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三個部分組成,其中*關鍵的是數字化。”戴爾科技集團應用咨詢部董事總經理余晨表示,當制造業進入智能時代,中小企業更多時候可以通過平臺化的方式來協同生產。近年來,戴爾正在著手打造縱橫集成的智能制造平臺,希望通過供應鏈協同,讓智能制造形成產業集群,讓更多中小企業從中受益。

          打造工業新生態 數據安全是基礎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必須通過自己努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虹信通信副總裁唐家武分享了5G時代中小企業“智慧工廠”的打造之路。唐家武表示,5G時代的到來,有可能讓“掌上工廠”成為現實。打造智慧工廠,首先需要在工廠內部實現智能化,并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不斷向有意愿有需求的中小企業進行推廣。

          長虹集團軟件服務中心副總經理畢可駿就集團聚力數字化轉型,打造工業新生態進行了闡述。畢可駿表示,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目前長虹已經在綿陽、合肥、景德鎮、嘉興等都有智能制造基地,營造了資源富集、多方參與、合作共贏、協同引進的區域制造新業態。未來,集團也希望與更多企業合作,在研發設計、供應鏈配置和生產制造等多個環節賦能,推動產業發展,打造工業新生態。

         “發展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發展的保障。”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當“中國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對網絡安全把控必須同步推進。為此,要加強核心技術的安全把控,不斷增加供應鏈的安全性、可控性和透明性,構建起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才能讓中國制造真正在全球的競爭中實現領跑。

          論壇現場,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剛、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隆君、中國中車集團中央研究院主任劉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霖等與會嘉賓還就企業如何選擇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何與AI、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企業進行落地應用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智能制造是打造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國制造業應對經濟全球化,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求。對于智能制造的探索,既要兼顧效益和成本,又要從企業本身的需求出發,不斷滿足和解決企業的現實需求,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 ”,為制造業轉能升級賦能,助力我國制造強國建設。

     

     

    關鍵詞:智能智造 無線/有線Andon安燈系統,電子看板,電子貨架/倉儲系統,工廠綜合生產信息看板系統,生產線實時電子/液晶看板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武漢天傲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漢市南京路180號鑫成大廈B706

    電話:86-027-59208732

    郵箱:whtakj@126.com

    QQ: 419802752

    快捷導航   Shortcut Navigatio

    首頁

    產品中心

    公司簡介

    新聞資訊

    微信掃一掃立即溝通

    Copyright ? 2022 武漢天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鄂ICP備19013305號
    自慰A片-精品久久久久久97人妻免费网-欧美撒尿欣赏视频-38在线电影